青春作伴 體驗綠色廣東
廣東珠三角省立綠道,是一條橫貫于南粵大地的生態(tài)走廊,鋪設(shè)于風(fēng)景如畫的嶺南大地上,全長2372公里,貫穿著9個明珠城市的200多處森林公園、風(fēng)景名勝、海岸河堤、文化古跡,由自行車道、徒步道、綠化帶和驛站等組成。7月18日,臺胞青年夏令營廣東分營的營員們來到了增城,在青山綠水間體驗綠道的自然與美好。根據(jù)活動安排,廣東分營本來只有2個小時的綠道行時間,可營員們卻要求增加到3個小時。近40部自行車齊出動,一路青春作伴,且行且唱。
大家陶醉于增江美景,欣賞沿途的田園風(fēng)光。甚至把路邊的牛群、鵝群當明星,排起隊來拍照或合影。來自臺灣東海大學(xué)的黃同學(xué)表示“遠山近水真的好美,路邊還有果園、農(nóng)田和樹林,騎著自行車一路走著,好似是在畫里徜徉,實在太愜意了。陶淵明說‘久在樊籠中,復(fù)得返自然’,就是這種感覺吧。”
當天下午,營員們走進從化農(nóng)家,體驗自摘荔枝的樂趣。說到荔枝,人們或許會想到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年貴妃要想吃到新鮮荔枝可真是艱難,就算馬不停蹄地傳送,荔枝也有可能會變色變味,誰也不知道幾筐新鮮的嶺南荔枝曾累死過多少駿馬?涩F(xiàn)在,營員們置身荔園,只需抬手就能摘下新鮮甜美的荔果。而自摘荔枝的樂趣也不僅在于抬手之間,高個點的男生干脆爬到樹上,身手敏捷地傳下幾串沉甸甸的紅荔來,引得女生歡叫一片,如此互動與輕松,使這群在參加夏令營之前大都各不相識的年輕人,了解更進了一步,友情更深了一層。是誰念了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而對于廣東分營來說,啖完荔枝,夏令營就走進了閉營階段,青年臺胞們將暫別嶺南,約定明天再相會。(中國臺灣網(wǎng)廣東省臺辦通訊員林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