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wǎng)5月21日北京消息 2013年4月28日,北京臺灣街五桂樓商務(wù)會館、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隆重開館,北京臺灣街五桂樓正式投入使用。在兩岸百余位嘉賓的見證下,北京臺灣街五桂樓與臺灣霧峰林家五桂樓結(jié)為“姐妹”樓,攜手開創(chuàng)兩岸交流的新篇章。
這一對“姐妹”樓一座在臺灣臺中,一座位于北京石景山,與臺灣霧峰林家淵源頗深。霧峰林家是臺灣著名的愛國世家,1746年先祖林石從福建只身渡海到臺灣開荒拓土,歷經(jīng)二百余年,發(fā)展成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這個家族曾涌現(xiàn)出清朝抗法名將林朝棟,民國初期拋家棄產(chǎn)、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的閩南軍司令林祖密,臺灣日據(jù)時期的著名民族運動領(lǐng)袖林獻堂等,被海峽兩岸史學家公認為清末民初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家族。島內(nèi)有一種說法:“大陸有楊家將,臺灣有林家軍”,“林家軍”指的便是霧峰林家。五桂樓就是位于霧峰林家花園中的一座中西合璧式兩層建筑,始建于1893年,100多年來屹立在林家花園中,曾作為臺灣文化抗日社團——櫟社的會所和促進中華文化啟蒙與民族運動的臺灣文化協(xié)會夏季學校授課處。
“娟娟華月霧峰頭,氾氾光風五桂樓;傳語王孫應(yīng)好住,海隅景物勝中州”。這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國學大師梁啟超有感于霧峰林家五桂樓的風光而題寫的詩句。提起梁啟超與五桂樓及霧峰林家的淵緣,還有一段傳奇故事。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梁啟超流亡日本。1907年,林獻堂聽說梁啟超在日本橫濱辦報,立即赴日拜訪,尋求抗日之策。
不料,他在橫濱撲了空,卻在返臺途經(jīng)奈良時,在一個小旅館巧遇梁公。因兩人方言有礙交流,遂以筆交談。因為當時島內(nèi)為日據(jù)時期,因此梁啟超建議臺灣同胞采取非暴力抗日行動,林獻堂認為極有道理,當即邀請梁公擇日訪臺。1911年春,梁啟超攜女兒梁令嫻訪臺,在五桂樓小住5日,與林獻堂共商抗日大計,奠定了臺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思想基礎(chǔ),留下一段兩岸同胞攜手抵御外敵的佳話。
之后林獻堂在14年間領(lǐng)導了15次席卷臺灣的議會設(shè)置請愿運動,為臺灣同胞爭取平等自由,獲譽“臺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五桂樓見證了臺灣同胞在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團結(jié)反抗、爭取自由的事跡,展示了霧峰林家愛國愛鄉(xiāng)的精神,保留了臺灣歷史文化,是臺灣一座具有深刻教育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筑。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