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志交會啟動儀式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人人志愿+” 注入寧波賽會新元素
廣州和重慶志交會的成功舉辦,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群團工作會議的生動實踐,是深入推進共青團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努力當好志愿服務事業(yè)排頭兵和生力軍的最好見證。
對于第三屆寧波志交會,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賽會全國組委會主任傅振邦提出“精益求精、突出特色、專業(yè)創(chuàng)新、公正規(guī)范”的新要求。傅振邦指出,今年恰逢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實施開局之年,恰逢共青團深化改革之年,恰逢我國志愿服務事業(yè)歷史性推進之年。在繼承前兩屆志交會成功舉辦經驗的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把本屆賽會辦出更高質量、更大影響,具有獨特而重大的意義。
據了解,第三屆志交會的主辦單位共有十家,除了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水利部、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中國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外,還有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都將參與其中。
“正是因為選在浙江寧波,本屆賽會強調要結合浙江、寧波的地方特色和優(yōu)勢。在‘人人志愿+’的城市口號下,提出‘志愿+科技化’、‘志愿+專業(yè)化’、“志愿+生活化”、‘志愿+法制化’、‘志愿+國際化’等五個特色方向!睆埑瘯熣f,每個特色都結合著寧波作為科技之城、幸福之城、國際化都市等城市定位而衍生出的。
作為東道主,團寧波市委書記鮑嫻萍認為承辦第三屆志交會對于寧波而言,既是一次挑戰(zhàn),更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遇。如何來為本屆志交會注入新的元素?鮑嫻萍給出的答案就是提出的城市口號“人人志愿+”。
“我們提出城市口號‘人人志愿+’,希望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來進行詮釋。首先希望打破時間限制,志交會不僅僅是三天的集中展示和交流,而是一項貫穿全年的工作!滨U嫻萍說,他們希望借助志交會的東風,把志愿服務項目的培育、資源的對接能夠日常化,持續(xù)推進下去。
“首先是打造線上的項目對接陣地,另外是打造一個線下的項目培育、項目展示、項目評估陣地,通過線上和線下兩大平臺來開展長期持續(xù)性的對接,最終能夠實現志交會閉幕但不落幕!滨U嫻萍說。
在空間上,鮑嫻萍所冀許的是借助志交會來突破各方的壁壘,使得各個主承辦單位,尤其是各方面的政策資源能夠實現有效的對接,使得不同職業(yè)、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人都能夠加入到志愿服務事業(yè)當中來。
“寧波一直在提倡志愿服務的崗位化、專業(yè)化,就是希望我們的志愿者參與到志愿崗位以后,能夠不斷學習實踐,提升自己的技能!滨U嫻萍說,如今寧波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專業(yè)化的志愿服務隊伍,很多志愿者在實踐中提升技能,但他們更希望本身具有專業(yè)技能的社會人士能利用業(yè)余時間參與從事志愿服務,使得整體志愿服務水平能夠向崗位化、專業(yè)化發(fā)展,使得人人愿當志愿者,人人能當志愿者,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志愿服務融入到寧波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