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金忠明說,小學“等第制”評價本身出發(fā)點是好的,可以淡化分數(shù)的影響。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小學就是普遍采用五分制評價。這次上海的改革亮點是增加了個性化的評價,會改善“分分計較”的情況,具有積極意義。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李曉文介紹,評分本身有多重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達到了什么程度,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有鼓勵、提醒的作用!坝行┣闆r的確不需要精確的分數(shù)來衡量,比如語文中的一些題目,還有品德課、作文課等,不斤斤計較分數(shù),對孩子有保護作用。但也有一些課程是需要精確評價的,比如寫字、計算,有一個精確的分數(shù)就知道是否有問題,掌握得怎么樣”。
李曉文說,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面對考試的心態(tài),考試成績是用來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程度、了解學習狀態(tài)的,而不是用來比較。要讓學生和家長知道能力是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的東西,不是固定的,成績不能說明孩子是聰明還是笨。適當?shù)匕衙恳淮慰荚嚠敵梢粋檢查,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糾正自己的狀態(tài),這才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49.4%受訪者擔心“等第制”評價會導(dǎo)致課內(nèi)松、課外緊
對于小學“等第制”評價,49.6%的受訪者認為是注重素質(zhì),符合教改理念,41.8%的受訪者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客觀,41.7%的受訪者認為會給學生更精準而有效的指導(dǎo)意見,35.5%的受訪者認為某種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和家長的壓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