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未來一個階段黃巖島爭端的危機程度下降,緊張局勢會趨于緩和,但是可以預計,各種負面因素和雜音仍然會不斷出現。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我們非常需要思考此次黃巖島對峙的危機管理機制以及如何應對未來一個階段南海地區(qū)復雜局勢的演變。
考慮到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的海洋糾紛不斷,未來中國似乎有面對一群“吵鬧的鄰居”的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確立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海洋爭端危機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南海問題的愈演愈烈與美國“重返亞太”的戰(zhàn)略調整緊密相關,因此處理好美國因素是應對未來南海糾紛的核心。
外交方面,中國政府應建立全方位立體的緊急磋商機制,以高級別外交官員作為落實共識與執(zhí)行措施的負責人,同爭端國家保持密切的外交聯系,使得爭端解決不脫離雙邊渠道,同時配合對美國的外交行動,避免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盟友或者關系緊密的國家誤判形勢,擴大危機事態(tài);
軍事方面,發(fā)生緊急事態(tài)后,中美之間保持暢通的聯系渠道,保持雙方軍事安全部門的冷靜克制,互相及時通報信息,避免發(fā)生連環(huán)效應從而引發(fā)正面沖突;
法律方面,隨著美國有意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公約的理解與執(zhí)行方面,中美要保持高度合作,使得南海爭端依照國際法以及海洋法公約得到客觀、公正、妥善的解決;
另外,從經濟外交的角度講,“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仍是最大限度地共同促進南海各相關國家利益,解決糾紛的最好方案。通過簽署共同開發(fā)的協議,落實既有政治共識,培養(yǎng)合作的習慣,形成南海聯合開發(fā)共同獲益的良好局面,同時對違背共識,背棄合作,制造事端者進行孤立和懲罰。
只有多方面共舉,才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南海地區(qū)穩(wěn)定的局面,也才能將“吵鬧的鄰居”變成“熱鬧的鄰居”,并最終變成“值得信賴的鄰居”。(張旭東 作者系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