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馮驥才的臺北藝事

2010年12月15日 08:23 來源: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14日,第二次訪臺的著名作家、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驥才一直很興奮,他被臺灣書畫界同道的情誼包圍著。

  這次,他是以開明畫院院長身份,隨葉圣陶研究會暨開明畫院代表團訪臺。

  “其實,80年代我就已經‘來’臺灣了。不是我本人,是我的小說。我和臺灣作家一起參加聶華苓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送了自己的小說。不久,有人告訴我,在臺灣已經見到‘盜版’了。恰如那個年代兩岸間‘執(zhí)著’的文化交流!

  14日,在臺灣藝術大學與臺灣書畫家座談時,馮驥才主動“爆料”。

  “我第一次訪臺是在1995年,那可是中國文聯(lián)藝術家代表團首次訪臺,團中有電影演員黃宗江、畫家王明明、歌唱家張也……那次我是團長,身份是作家。”

  “那回,我告訴大家,我只帶來了我的一部分——文學;還有我的書畫,沒能帶過來。”

  “這回,我?guī)砹宋业挠忠徊糠帧獣嫞豢墒沁有一部分沒能帶來——民間文化。”

  “這些年,我停下寫作,用五年時間組織人手,對56個民族遺存的民間文化,做地毯式的普查和整理,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如民間口頭文學。”

  “人類文明在不停發(fā)展,從狩獵文明,到農耕文明,到工業(yè)文明,每一個新的文明興起,前一個文明必然瓦解,這是歷史規(guī)律。這樣,對前一個文明優(yōu)秀的遺產,就需要特別保護。這一點,臺灣做得比較早,有經驗,兩岸文化保護人士就此常有交流!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