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們敞開心胸地談了有關這方面的文化,那位大陸朋友說:“在大陸這是很正常的,朋友之間出去吃飯,一定會有人出來付錢,而且通常是詢問要不要一起吃飯的那個人要付。”我們很驚訝地回應:“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學生,都沒有經(jīng)濟能力?”他回應:“也是一樣的!被蛟S這沒有標準答案,或許這只是大陸一部分地區(qū)的社會交際文化,但是在我們臺灣學生的心里,確實產(chǎn)生了小小震撼。
在德國的大學里,我特地選了一門課叫中國歷史,想借由大陸或臺灣以外的角度去了解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而且是中立而客觀的。授課的教授是德國人,課堂里只有我一個臺灣人和一個大陸人,講到重要的事件時,老師不問我們歷史,只問我們媒體是如何報道的,這點讓我有些訝異。
后來我認真的想過,歷史可以透過不同語言傳達出去,但是當?shù)孛襟w有能力傳達影響民眾認知的訊息,我想這才是身為一個外籍教授最想知道的部分吧!
說中文 聽不懂笑點
耳聞許多大陸的人事物之后,我終于來到大陸這塊土地。當我認為都是說中文的,不可能會有什么溝通上的問題的時候,偏偏最讓我頭痛的是語言這部分。例如,每當?shù)讲蛷d,拿著菜單就開始很煩惱,我知道寫的是中文,但是,這道菜到底長怎樣,我一點頭緒也沒有。結局就和在島外看菜單一樣,一股腦地亂點。看上什么菜名就點什么,當然不免會點到不喜歡的東西。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