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教育熱點 6委員暢談“教改”

時間:2010-03-11 09:07   來源:新華網(wǎng)

  探索新途徑 解決“重科研、輕教育”的問題

  針對記者提出的“許多大學里都存在‘重科研、輕教育’”的問題,柯楊委員表示,現(xiàn)在高校當中的確存在這樣的傾向,這在高校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很多學校變成研究性大學之后,成果指標比較好量化,比較容易計算。作為研究性大學,一些和國際接軌的指標應用之后,也確實促進了科研的發(fā)展,但是教育質量有所滑坡,兩方面存在一定矛盾。

  柯楊委員說,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像過去那樣僅用課時量來激勵教師去關注教育的話已經(jīng)不夠了,需要的是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在這個過程當中,要不斷地摸索,鼓勵教師更多地投入教育。比如說在職稱晉升體系里,要關注教師投入教育的情況。另外,也特別鼓勵做科研做得好的教師,更多地參與教學。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提供平等入學機會

  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小學擇校問題時,李東福委員表示,人民群眾要求子女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與我們的教育提供不了更多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矛盾的形成是多方面的。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推動我們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李東福委員說,當前,要嚴格規(guī)范辦學行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再舉辦重點學校,取消原來的重點學校,要求義務教育也不得舉辦重點班、實驗班,通過治標和治本相結合,把加大投入、提高質量,與嚴格管理、規(guī)范管理相結合,逐步緩解這些問題,促進教育的公平。

  鐘秉林委員表示,目前,優(yōu)質教育資源仍然嚴重短缺。解決這個矛盾,根本辦法是拓展優(yōu)質教育資源。而拓展優(yōu)質教育資源,關鍵是提高質量。在這個過程當中促進教育公平,一是教育資源要合理配置,均衡發(fā)展;二是入學機會要均等。

編輯:楊云濤

相關新聞

圖片